EyeWorld China June 2019 Issue
青光眼 60 EWAP 2019年 6月 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小梁切除术 也已经被改良了。如果看最新的 小梁研究结果,并发症发生率已 经有下降,”Dr. Stalmans 说。 可以获得很好的小梁结果, 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很低,另一 项研究,分析了395例原发性开 角型青光眼患者428只眼,患者 没有既往切口性青光眼手术史, 接受了小梁切除术后的手术成功 率、眼压、视力、并发症和处理 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既往研究 相比有提高,5%的患者Snellen 视力大约下降2行或以上,7%发 生迟发低眼压,大约14%的患者 出现滤过泡漏。研究推荐,为 了保持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 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术后护理 手段。 3 术后护理 有经验的青光眼手术医生同意, 辛苦的术后护理能够确保小梁切 除术后获得更好的结果。78%的 小梁切除患者需要采取一定的术 后处理,按摩、拆线、针拨或结 膜下注射,一项研究显示,进行 干预的患者的眼压往往高于那些 不需要干预的患者。 4 “更近期的一项研究显示, 63%的患者仍然需要术后处理滤 过泡,” 3 Dr. Stalmans 说。 “必须做术后处理。我们都希望 手术快速、简便、有效、没有并 发症、快速恢复,不需要术后处 理。但是我们能做到吗?” MIGS的作用 “微创青光眼手术 (MIGS)利 用不同的房水外流通路降低眼 压,” Dr. Stalmans 说。“同 样,我们现在对远端外流通路有 了更多的理解,那里存在阻力, 通路会塌陷导致外流问题,即使 我们绕过了小梁网。很明显,纤 维化是一些装置和一些MIGS 引 流通路的大敌,只能通过结膜下 间隙使用抗有丝分裂药物或针拨 才能解决。” Dr. Stalmans 说,MIGS 装置和小梁切除的比较研究发 现,MIGS 可能不如小梁切除有 效。“尽管其具有有创性术,后 有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小梁切 除术仍然非常有效。能够获得最 低的眼压,然后是外流MIGS, 内路MIGS 和超乳。同样,我们 的目标是最大可能地保留视功 能,”她说。 一项研究中,新诊断的患者 首先接受药物或手术治疗,研究 发现在早期青光眼患者,两组的 长期结果没有出现差异。但是, 对于视野缺失更晚期的患者, 首先接受手术患者的长期结果 更好。 5 “效价比是我们定义青光 眼手术目标的一部分,”Dr. Stalmans 说。“我们需要 MIGS 和小梁手术的效价比的比 较性研究。治疗费用对于个人和 社会有经济影响,和治疗不便及 副作用一样。影响成本的因素包 括装置成本,手术时间,青光眼 专科医生的培训,术后处理,随 访频率,再干预和并发症,” 她解释到。 治疗成本也是患者要考虑 的,例如手术长度,视力恢复速 度,滤过泡处理频率,最初4周 的每周术后随诊,术后早期阶段 影响生活方式,暂时或持久视力 下降的可能风险,以及滤过泡功 能减退等等。 “不是白和黑的问题,我们 不能说小梁是所有患者的理想青 光眼手术。青光眼手术没有“均 码通用”的, 我们在决定采用哪 种手术治疗哪些患者时,我们必 须考虑多种因素例如疗效和安全 性,还有患者的体验,成本和 术后恢复状况,” Dr. Stalmans 说。“小梁切除术能够有效地降 低眼压,采用现代化技术,并发 症发生率已经有所下降,但是仍 然有发生。滤过泡手术能够达到 低于15的眼压,但是需要处理 滤过泡。还缺乏小梁和MIGS 的 比较性数据, 需要有关效价比的 证据。我们必须比较各种选择决 定最佳的方法。” EWAP 参考文献 1. Edmunds B, et al. The national survey of trabeculectomy III. Early and late complications. Eye (Lond) . 2002;16:297– 303. 2. Gedde SJ, et al.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e Tube Versus Trabeculectomy (TVT) study during five years of follow-up. Am J Ophthalmol . 2012;153:804–814. 3. Kirwan JF, et al. Trabeculectomy in the 21st century: a multicenter analysis. Ophthalmol . 2013;120:2532–2539. 4. King AJ, et al. Frequency of bleb manipulations after trabeculectomy surgery. Br J Ophthalmol . 2007;91:873–7 5. Musch DC, et al. Visual field progression in the Collaborative Initial Glaucoma Treatment Study the impact of treatment and other baseline factors. Ophthalmol . 2009;116:200–7.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jk2NTg0